学者细读三百九十七法,一百一十三方,便得步步规矩之道。 近来市习,一见小便不利,便以木通、车前、滑石、黄连等治之,阳实易瘳,阳虚则贻,不可不知也。
此病夏月居多,由暑邪拂郁,扰乱正气,以致阑[1]门失职,津液不行于膀胱,而直趋大肠。予治此证,尝以滋肾丸倍桂,多效。
病人二三日,发热不退,脉息、声音一切有神,干呕不止者,此热壅于阳明也。医者当审定邪之所在,如汗出不透者运之,可吐者吐之,可下者下之,可温者温之,可凉者凉之,按定浅深病情提纲,自然中肯。
知非氏曰:定吐泻为脾病,大有妙义。试问:犯心与犯心包,以何区分?